美国名校的猫腻黑幕, 岂止能买进耶鲁斯坦福

图文来源: 凤凰网

编辑: HM

发表于: 2019/05/05

2122 views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1

你多半都知道了:号称山东首富的步长药业董事长赵涛,花了650万美金把女儿赵雨思买进了斯坦福大学,最近东窗事发天下皆知。赵涛本人出来忙不迭跟公司撇清关系,赵涛老婆出来声称自己被诈骗了。但群众的眼睛自然雪亮:这种事谁相信是诈骗,谁才被诈骗呢。

你多半不知道的还有以下这些,比如:

一 这么多走后门的,为什么唯独赵雨思最出名?

虽然在这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录取丑闻诉讼里,一共已有33人被起诉,其中甚至包括名演员、CEO和知名设计师,但最有名的还是两名来自中国的被开除考生,因为花费最多。

每个美国家庭为挤进名校花费的金钱大概在25~40万美金之间,而另一名中国家庭考生Sherry Guo (郭雪莉)则为进入耶鲁花费了120万美金。郭的家庭前几年从中国移民来到美国,Sherry Guo本来想呆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或是英伦风情的牛津大学,结果只进了耶鲁一度让她很不爽。

而赵雨思为进斯坦福花了650万美金,是所有花钱进校的家庭里最冤大头的。美国本地家庭、移民家庭和中国本地家庭的差别,就是几十万到上百万到几百万美金的差别。反正人傻不傻不知道,钱多是一定的。

二  为什么只是耶鲁斯坦福的招生工作人员被起诉,而学校本身没事?

家长交钱之后,中间人通过SAT考试作弊比如找枪手替考、贿赂大学体育教练把孩子包装成体育特长生、买通学校招生人员等方式,把这些走后门的考生塞进名校。而最生气的也是这些名校。因为败坏名誉不说,最关键的是这些家长的钱没有给学校,而是进了学校私人的口袋。

这些家庭出钱了,但这些钱比起学校的赞助捐款入学标准线还便宜得远,相当于学校明码标价的标准被下面的工作人员钻了空子:他们自己收了行贿家庭的钱,这钱却没有成为学校的财富,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公平——对那些花了更多钱、走学校正规渠道进校的家庭不公平。都这样找私人花更少的钱买学位,学校以后还有什么诚信能以赞助捐款卖学位? 这是学校生气的原因。

三 究竟能不能靠花钱进美国名校?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简单而言,有钱的机会当然要大得多,但毕竟也不是家里开矿就能一定进哈佛的,还要看一些更重要的因素,比如考生的家世背景。

但如果以为光凭成绩好,美国名校就会公平公正公开地录取你,就实在是太傻太天真。

2

1998年,韩裔男孩Henry Park在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中,考出了1560分的顶尖成绩。他觉得入一所常春藤校应该不成问题。

Henry就读的不是普通学校,是全美最顶尖的传奇高中之一Groton School(格罗顿中学),整个罗斯福家族的孩子几乎都是这里毕业的。Henry这一届有79名高中生,其中34人都拿到了常春藤校的录取通知,而几乎所有这些人的分数都比Henry低。

然而Henry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六封拒绝信。哈佛、耶鲁、布朗、哥伦比亚,还有斯坦福和麻省理工。成绩当然不是问题,但财富、家庭背景、捐款意向、家族人脉还有肤色种族上,Henry都被秒杀得渣都剩不下来。

Henry的同学Margaret Bass是在这所中学申请斯坦福的9人中唯一被成功录取的,而她的成绩只能排在倒数第二,甚至低于斯坦福的录取平均分达140分之多。但她的父亲亿万富翁罗伯特·巴斯早在1989年就加入了斯坦福的董事会,两年后捐赠了2500万美金,此后更是接连数年都有大额捐赠。1995年,玛格丽特的哥哥蒂姆·巴斯就以橄榄球特长生的资格被斯坦福录取,即便入校后几乎上不了场。

靠捐资而不靠成绩进入名校,在美国已经不算是暗箱操作了,基本就是明箱操作。在《录取的代价》这本书里,作者Daniel Golden告诉读者:类似巴斯兄妹这样的录取操作称为Development Admission (发展录取),就是学业表现和考试分数不足的申请人,录取与否最终取决于申请人家庭可能给予的捐赠。

因为报道Henry申请被拒的故事,Daniel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他披露了一系列美国名校的录取规则,一堆看上去像是潜规则的明规则。

3

首先继续说说“发展录取”,虽然一手交钱一手交学位,但其实并不是每一所名校都需要2500万美金这样的巨款。用十分之一的价格,也可以去哈佛的。

1999年,新泽西的18岁犹太男孩贾里德·科里·库什纳高中毕业要进大学了。光凭辩论社、篮球队和曲棍球队的社员身份,是不足以进名校的,幸好他还有一个房地产巨头老爸查尔斯·库什纳。

查尔斯给哈佛捐了250万美金,贾里德就顺利地被哈佛招入。哈佛是什么地位?全世界长期排名第一的大学,常春藤校的隐形盟主。要不是有这一块金字招牌,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跟伊万卡·川普结婚呢,也未必轮得到贾里德当现任美国总统的乘龙快婿。
如今贾里德在华盛顿政坛一路顺风顺水,而当初被他挤掉哈佛名额的那个可怜虫,如今在沃尔玛当收银员也说不一定。

最热衷搞“发展录取”的名校,其实是北卡的杜克大学。90年代后期,杜克大学开始放宽录取条件,每年通过“发展录取”策略入学的事例高达100起,引领美国各大高校年复一年地从非校友捐赠者手里获得源源不断的捐助款。1980年杜克这笔钱只收了1.35亿美金,2005年就增加到了38亿美金。

为什么要注明是“非校友捐赠者”呢?因为对于校友而言有更利好的录取政策,就是“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只要申请人的直系家族成员是校友,申请人的录取比例至少比非校友高出三倍。

比如George W Bush(小布什),因为爷爷爸爸叔叔和一堆布什家族的堂表兄弟都是耶鲁校友,所以虽然他的GPA成绩只有C,还是堂堂正正地成为了耶鲁一员,当然他的女儿芭芭拉·皮尔斯·布什长大也进了耶鲁。

虽然跟小布什竞选总统失败,虽然老爸是国会参议员但非哈佛出身,但阿尔·戈尔本人可是哈佛毕业生啊——所以他的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统统都读上了哈佛。

哈佛还有一项“Z名单”(Z-List,即末流名单)的政策,允许那些权贵家庭不符合录取资格的孩子在下一年入学(规定必须多等一年,因为假设你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自己放弃,事实上能读哈佛谁他么会放弃)。要上这个名单,不是花几百万就能买到位置的,一般都需要有一定背景,比如老爸叫奥巴马。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长女玛利亚·奥巴马,2015年12月15日哈佛早批次录取发榜时,没人听说哈佛录取了她。但2016年5月1日,白宫突然宣布她将于2017年秋季进入哈佛就读,完全符合Z-list要求入学前休息一年的政策。
当然可以说玛利亚休息一年本来就是她自己的选择,跟Z-list无关。因为哈佛大学本来也从未承认过:Z-list跟特权阶级存在任何关系。

除了交钱和校友关系,美国名校录取学生的理由还有很多,只是都未必跟学习能力和成绩相关。比如优先录取名人子女,学校借此让名人本人为学校举行相关活动,由此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影响和知名度;比如为本校的教职工子女开绿灯,不但实行降分录取而且不收学费;再比如故意设置一些小众的体育项目优先录取富人子弟,如马术、划船、曲棍球等等,反正篮球足球这样的苦力项目,几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在玩。至于亚裔,更常见的是以“只会死读书”“创新能力欠缺”“领导才能不突出”等理由予以拒绝。

事实上,校友子女优先录取制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因为一战的缘故,大量犹太家庭从欧洲移居美国,聪明且重视教育的犹太学生开始占据原有学生的招生名额。哈佛大学的犹太学生比例,从1900年的7%增加到1922年的21.5%。

为了保住校友捐助者的地位而不被犹太人所取代,大学招生处设计了一种看上去似乎没有歧视,但又会降低犹太人入学比率的方法——校友子弟优先录取。有了这一规定,犹太学生的入学率显著下降,耶鲁大学下降了5%,哈佛大学下降了10-16%。

如今犹太儿童早已完美融入且蒸蒸日上,打压对象就变成了亚裔孩子。有一段时间因为亚裔成绩太好而导致被录取比例超高,为了保证种族比例的相对公平,就开始反向打压亚裔考生。公平与否,见仁见智。

4

有没有不按这些规则来招生的美国名校? 还是有,例如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很简单,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一切凭申请人自己的学术能力来决定是否录取。学校的招生委员会表示,他们对校友子弟的录取标准超过普通学生,以致于校友所占比率仅有1.5%,远逊于哈佛耶鲁这样以传承为特色的名校。加州理工54名理事成员中,仅有两名理事的子女就读本校;学校也没有什么赛艇、壁球、马术这样的贵族体育项目专为富家子女提供入校机会。即便会为本校教职工子女免学费,但一定不会降低分数录取。

而加州理工对于巨额捐款者的回馈不是子女的优先录取权,而是以捐赠者的名义命名一颗小行星。当然因为学校规模小,在校生也只有900人这样少,加州理工才能这样任性地坚持唯成绩公平录取的原则。换成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大名校,想学加州理工也是学不来的。

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样的录取制度?也有。民主党教育顾问迈克尔·丹南伯格,就曾强力主张从废除校友子弟优先录取权开始、像平权运动一样致力追求教育公平。 在他的努力下,民主党人对密歇根大学提起诉讼,要求废除校友子弟优先录取权。官司打到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却以5比4的投票结果,判定密歇根大学胜诉。不管法官究竟是出自自身的利益考虑、还是从法理出发觉得有维持现状的充分必要,反正从此反校友子弟优先录取权运动一蹶不振。

2017年末,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发布数据称,2018秋季将进入哈佛的所有新生里,29%都来自于“传承录取”。在耶鲁,传承录取的比例是13%,而普林斯顿是15%。

事实上,虽然有看上去招人唯亲的嫌疑,但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学术成就至今还是坚挺不坠的。其中有传统造就的学术渊源优势,也有历来坚持宽进严出的制度因素,还有毕业校友在从政从商功成名就之后的捐款反哺。光看表面上的种种招生政策倾斜,并不足以得出一个美国名校日落西山的结论。

但美国本来就是以打破特权、支持平等为核心而立国的,如今美国的阶层流动性却已经逐渐低于它曾经鄙视的欧洲旧大陆,以哈佛耶鲁斯坦福为首的名校,越来越被抨击培养的不过是一个新的世袭特权阶层而已。世界上当然从来没有绝对公平的家世出身,但大学的初衷,却一直是努力争取公平,而非打着公平的幌子干赢家通吃的勾当。

阻碍豪门和寒门之间必要的上下循环、让生而有之的不平等更进一步加剧为至死方休的不平等,从古到今没有一个这样的社会不以大乱而告终。

所以希望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光芒四射的世界名校,其实并不像如今表面看上去这样,有这么多的所谓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