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问道楼观》

图文来源: 互联网

发表于: 2012/03/21

1389 views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攻坚强莫能胜之。”
“强行者有志。自胜者强。”(三十三章)
“轻诺必寡信。”(六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
“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
老子为此而主张”小国寡民”(八十章),希望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人可以借着某种修养方法,让自己保持”虚”(单纯)与”静”(平静),由此体察万事万物的真相(十六章)。明白“物极必反”与“相反相生”的道理,以平常心面对福与祸、吉与凶、成与败、生与死、有与无。最后,可以不受干扰,活在知足常乐的心境中。

老子最让我们振奋的一句话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十五章)
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所见者陆地为大,但海洋比陆地更大,天空又比海洋更大,然后,人的心可以比天空更大。若是由老子来回答,则是:人的心可以悟道,所以道有多大,人的心也可能有多大。

看老美PHD讲解「老子·道德经」《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

电视纪录片JLP《问道楼观》(8集),包括「经出终南」、「百家之源」、「无为而治」、「以奇用兵」、「国教为道」、「大美无形」、「养生之道」­、「道之永恒」。

上善若水 http://www.backchina.com/blog/309468/article-202361.html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40711/info-1209059-1-1.html

ZT 《道德经》教你发现 人生可用四字形容
我是先学习西方哲学,再回头探讨中国哲学的。这个先后顺序,使我能以更客观、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国学的特色与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经》为例,做个简单说明。
首先,西方哲学家虽然透过翻译才可阅读《道德经》,结果呢? 无不被其深度所折服。当我们对《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觉得困扰时,他们却眼睛一亮,好像发现了稀世珍宝。因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 427-347 B.C.)与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以来,西方的爱智者看到变化纷纭的宇宙万物,总要思索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一切变化的后面,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可以做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的。只有确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有办法进一步解说“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
现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说的”,这个答案与西方第一流哲学家与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应的。“本体”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说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说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说的。老子《道德经》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书八十一章的大约五分之一篇幅,从各种角度,藉各种方式来描写“道”是怎么回事。这一点使西方学者大为惊艳。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并且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之后,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这是不易回答的新问题。老子《道德经》用“德”字来说明,“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各自的本性。万物各依其德而运作,原本应该保持和谐的生态平衡,但是人间常有困境,乱象层出不穷,又是怎么回事?
对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说明天下大乱是如何来自人的认知与欲望,然后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对此,老子最大的手笔与最多的篇幅,是虚拟一个“圣人”做为悟道的统治者,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要人回归原始的纯朴心境与类似婴儿的单纯状态。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会转移时空,不必想去统治别人,而须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万物有其来源与归宿,人又何尝例外? 明白了这个要点,就会像婴儿般依靠在母亲怀抱中,然后表现新颖的人生观:少私寡欲、以德报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等等。这样的人生只有“平安喜乐”四字可以描写。